近兩年來,隨著高檔、使用期限長的農用大棚膜大量普及,農膜行業年增長率有所下降,未來我國農業薄膜行業發展重點將為農膜回收和高端棚膜。
2015年以來,國家針對農用薄膜提出一系列政策,促進塑料薄膜行業往綠色環保、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。2020年,我國出臺三個有關農用薄膜的規劃,包括鼓勵各企業發展高端農用薄膜;鼓勵生產企業技術創新;建立健全廢舊農膜回收體系;推廣可降解地膜的應用等。
2021年2月21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對外發布《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》,其中要求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,推進農業綠色發展,措施包括全面實施秸稈綜合利用和農膜、農藥包裝物回收行動,加強可降解農膜研發推廣等。
今年1月1日起,全國范圍內已經全面開始實施限塑令,傳統塑料包裝紛紛被可降解塑料產品替代。就目前來看,可降解塑料具有可替代性的領域主要是餐飲、商超、集貿市場等領域的塑料購物袋,以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快遞塑料包裝,此外,農膜也是可降解塑料的重點替代領域。
我國一系列農用大棚膜政策多次提到的高端農膜產品(如po大棚膜),既有利于建立農膜回收利用體系,也是提高農膜企業效益的手段。高端功能性大棚膜功能多樣,兼具流滴消霧、高保溫、轉光、散光、長壽命、防塵性和高透光等。高端功能棚膜壽命一般2—5年,厚度大且具有抗老化功能,拆除時力學性能保留率較高,回收后有一定使用價值。
據中國農用塑料應用技術學會數據,隨著我國農膜正在向中高端方向快速發展,功能性大棚膜產量(比如高端po膜,漫散射膜,轉光膜等)占整個棚膜產量的比重超過了60%。當前我國一些針對農膜的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材料的創新研發,已經超越國際水平。預計到2025年,中國農用薄膜高、中、低端農用薄膜占比將由2%、38%、60%調整為10%、40%、50%。
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農用薄膜專委會在2020年8月預測,“十四五”期間農膜行業平均增長率設定為3%的水平上較為適宜。前瞻按3%的增長率預測,到2026年我國農用塑料薄膜產量有望達到105萬噸。